
菜鳥的MIT#9回顧
大家好,我是菜鳥,這次有幸獲得MIT9的冠軍,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次的準備過程及賽後檢討。
賽前準備 — 資料搜集
各地RC上的高勝率套牌
在這次MIT之前其實蠻久沒玩標準了,TDM出來之後其實最先注意到的是全知全能這套牌。
第一眼覺得這套牌看起來真的是十分的「全能」,有Temporary Lockdown可以應對快攻,又有看起來算穩定的combo組合,甚至plan B的致勝維度看起來也是十分合理。
接著注意到的是潔斯凱控制
Shiko + Stock Up的組合看起來怎樣都不會在資源戰中處於下風,有康牌有抽牌有Temporary Lockdown看起來甚至比全知全能更加的全面,完全符合過往大家對一套控制套牌的定義。
隨著時間來到了本季第一場舉辦的歐洲賽區RC(Regional Championship),我想這時候大家都知道了不可以忽略的一套牌:
伊捷靈技(歐洲RC冠軍),用幾乎每一張都是modern強度的牌來降維打擊標準賽制,迅矛僧、水獺天賦跟戒刀的前期壓制再加上Stock Up的續航使得這套牌看起來幾乎無法擊敗。
而接下來的日本RC、東南亞RC、巴西RC、美國RC我分別注意的是以下幾套牌:
黑白跳跳(日本RC冠軍),一致性的遊戲計畫,新加入的Sunpearl Kirin使得完全不需要加入藍色也具有一戰之力。
純黑惡魔(日本RC四強),新系列Qarsi Revenant的加入在對付沒有在主牌投入1點打3的伊捷靈技可以說是致勝的關鍵,正編4張Duress的降速有很大機會讓對面陷入1換1的單卡質量比拼
藍黑惡魔組合技(南美RC四強),去年世界冠軍賽的科技,某大師直接幫我總結說這套牌壓根不能玩。
潔斯凱大眼(美國RC亞軍),號稱手順的時候最強的套牌,眾多3血生物讓伊捷靈技只要節奏落後就完全追不回來。
祖爾霸主(美國RC 16強),上個標準的霸主,完全沒加強的套牌
以上列出的每套牌,除了祖爾霸主和藍黑組合技以外,基本上每一套牌我都在MTGA上玩過1~3場的BO1,選擇BO1進行練習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時間考量
我想先大概感受一下每套牌「大概」在做些什麼,再挑選自己喜歡的來進行BO3的練習,但由於BO1的場次最常遇到的其實是紅快類型的套牌,所以其實整體的幫助對我個人來說還是十分有限。
2. 備牌策略的不一致
上下備的方式百百種,再加上每一套牌在對陣其他套牌時的遊戲計畫都不太一樣。可能有些套牌在主牌局時是佔據主動的一方,進入備牌局後會扮演被動的一方,基於以上因素,我知道若是選擇BO3進行練習的話能測試的套牌數量有限,對環境的理解也會不夠深刻。
接著時間來到了MIT的前一週,進行的兩場比賽分別是北京RC和紐澳RC
先來講一下紐澳RC
奪冠的藍黑中速在賽前一週開始進入大眾視野,雖然看起來也是幾乎用不到新牌,但除了對陣到紅藍靈技會有些微劣勢以外,對於其他主流套牌幾乎都是有50%以上的勝率。
亞軍的紅黑中速,在這次比賽前完全沒有人看過的套牌,也是唯一一套我有看直播對局的套牌,看完的感想是,亞軍的運氣很好,組牌很有想法,但我完全不會列入考慮。
賽前一週的北京RC結果
這場可以說這場RC是我眼裡MIT之前最重要的一場RC,除了因為時間相近以外,我認為北京RC相對全世界來講是最硬的一場RC,你必須取得7-1-1以上的成績才能取得PT資格,縱然PT人數比可能會相較某幾個賽區來得高一些,但是在有波動的前提下,只能輸一場的要求可以說是十分的高。
這場RC的8強有不少相對紐澳RC來說比較有趣的list:
Zhi, Yimin的Abzan Pixie,初看list會覺得幾乎對到所有主流套牌都有優勢,但是也如他本人所說,對到領土霸主及黑底的中速套牌是十分的難打,亮點也在於3drop選擇了Sentinel of the Nameless City而不是之前大家投入的小攻城犀牛。
Ji, Zihao的伊捷靈技,這個正編的版本跟我在比賽前最常玩的實體伊捷靈技可以說是幾乎沒什麼差,賽後我也請教了一下對方關於備牌的想法。
鄒雨桐的黑白中程,解決了純黑對神器的應對問題,Anointed Peacekeeper某種程度上也能在主牌局對全知全能有些抗性。
Jiao, hongchen的伊捷靈技,看上去十分有趣的備牌,完全放棄了Slickshot Show-Off,正編專注於鏡像的對局,備牌則是跟其他我所看到的伊捷靈技相比有更為一致的遊戲計畫。
MO上的資訊
除了RC的各種list以外,MO也是我參考套牌的一個重要來源,在賽前3天時最受到關注的list如下:
Izzet Prowess by peter780108
這是連續贏了3個MO Challenge的伊捷靈技,可以發現最大的改變就是正編完全放棄了Burst Lightning,並且看得出來這個構成就是很針對內戰,備牌計畫在我看來倒是沒有特別的亮點。
賽前準備 — 套牌選擇
我的邏輯一直以來就是「選擇一套有機會奪冠的套牌」,在這個前提下,對我來說選擇一套能進8強、並且拿他打進8強的套牌沒有很困難,基本上只要是主流佔比第一的套牌肯定都沒問題,但問題點是進入複賽後如何奪冠,畢竟對我來說現在跟以前比起來比較想去世界賽就是了,如果只是想去PT的話我大概比賽前一天會直接抄一套牌就交了XD
有興趣的話你會發現,除了MIT8玩的太開心以外,我其餘每次MIT選擇都是按照這個邏輯選套牌的。就如同前段時間的克撒傳店家冠軍賽一樣,除了冠軍以外什麼都沒有,因此我在選擇套牌的邏輯上就是選擇一套能贏冠軍的牌,而不是只能進八強的牌。
而收集完資料後下一步就是練習套牌的進一步篩選,在等各地的RC結果出來前除了線下隨便組了一套伊捷靈技玩玩以外,我最一開始在線上練習的套牌是潔斯凱控制,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套牌的優點如下:
1. 操作簡單,沒有很複雜的計算,只要知道如何防範無法控制的場面就好
2. 對上環境內最熱門的套牌伊捷靈技勝率頗高
3. 我有幾乎全部的牌(?)
但當我玩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了以下缺點:
1. 套牌構成偏向生物應對,在面對全知全能的時候幾乎只能靠備牌局去進行互動
在我進行了幾次改版之後,主牌試著加入2張Kutzil’s Flanker之後似乎成功的改善了這個對局,但接下來我又發現:
- 碰到會玩的伊捷靈技根本打不贏
這已經不是改變打法就能解決的問題了,我思考後覺得MIT大概率不太會碰到那麼會玩的伊捷靈技,因此暫時把這個問題擱置一旁,想不到過一段時間又發現: - 打不過突然冒出來的藍黑中速
此時的我:「2025了你們還要玩藍黑嗎??????」
結果在最後玩了2場BO3之後這套牌就被我丟到旁邊了。
放棄了潔斯凱控制之後下一個開始練習的套牌是潔斯凱大眼,先簡單的講一下優點:
1. 手順的時候真的很厲害
2. 對上我認為的環境主流之一的全知全能有佔據一定優勢,甚至在對到台灣可能很多的潔斯凱控制也是佔很大優勢
3. 在知道合理的遊戲計畫的前提下對上紅藍靈技略為佔優
再接著簡單講一下缺點:
1. 打三色不卡不如去買樂透
2. 很難解決爆地問題,下限太低
3. 可能要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備牌計畫
4. 碰到會玩的伊捷靈技也是打不贏
綜合優缺點來看,我實在覺得繼續花時間在這套牌上的投資效益太低,因此在體驗了2、3個感受不好的BO1之後這套牌又被我丟到了旁邊(附上一張我當初怕最後要打大眼可是沒牌,所以郵寄購買結果到寫文章的當天都還沒拆開的包裹)
下一套練習的是藍白全知全能,優缺點不贅述了,簡單講一下我個人的感受:
1. 可以說是環境內幾乎最全面的套牌,但在此前提下可能意識到這點的人也不少,選擇這套牌的話勢必要面對很多無法透過套牌構築改變的鏡像對局,而在我看來這套牌幾乎無論怎麼改,在鏡像對局中就是5050,就算操作上有優勢,在硬體的限制下勝率的提升就是有限。
2. 手牌要很嚴謹的控制張數,免得在場上有全知全能的過程中被迫棄掉某些特定牌張。
3. 跟環境霸主伊捷靈技的對局就是一個50/50,看先後手。
4. 靈活的備牌計畫,可以根據對手來決定是否要全力進行組合技計畫或是改成中程計畫或者是各半。
5. 打不過藍黑中速。
這套牌可以說是我周圍朋友最多人練習並選擇的套牌,甚至我有一度幾乎決定就要打這套牌,但在進行了幾場對局之後又發現了一些我不太能接受的問題:
1. 正編局作為一個組合技套牌,在運氣真的很差的情況下,組件缺一或無法續航會讓你直接輸掉整個對局
2. 遇到正編就針對自己的套牌也是基本上打不贏(比如我覺得或許也有人會跟我一樣拿正編有Kutzil’s Flanker的潔斯凱控制參戰)
3. 在雙方進牌差不多的情況下,怎麼感覺遇到很會玩的伊捷靈技還是打不太贏……
結果這套牌被我不捨的丟到一旁,當作最後萬一還是不知道打什麼的備案。
接著我又練習了黑底中速(純黑/黑白)及黑白跳跳,簡單的結論是:
1. 黑底中速要贏伊捷靈技的大前提是手牌很好,需要1234按照曲線出牌,在這個前提下這不構成我選擇這套牌的理由
2. 黑白跳跳要贏伊捷靈技的大前提也是手牌很好,但打全知全能好難打……而且實際上碰到會打的靈技也打不贏……
3. 正編一定要4張Duress,放不是Duress的棄牌都很爛
這兩套牌是最快就被我放棄的套牌,中間我固然增加了一些個人的小改動,但整體效果還是沒好到我願意接受這兩套牌,直接丟進不考慮的那一邊。
再來是我花了很多時間的藍黑中速(2025了我也不想玩這個),中間測試了許多個版本,像是正編不放蝙蝠放Duress,又比如正編2張Spell Pierce + 3張Tishana’s Tidebinder,或者是4 drop的選擇為Oildeep Gearhulk,再來是2 drop的來回測試,亦或是正編2張Gix’s Command……等,打到後來我發現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完全打不過伊捷靈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無論我怎麼改,怎麼改變打法,如何繞……首先,這套牌就是打不過運氣很好的伊捷靈技;再來,大家運氣差不多的前提下也是打不過;緊接著,我運氣很好了可能還打不過
—— 這套牌又被我丟到了旁邊。
最後不得已的我,只能開始進行伊捷靈技的練習(絕對不是因為我好朋友跟我賭100塊說我絕對不會打這個套牌),我把網路上幾乎能看到的有出過成績的套牌list幾乎都玩了一遍BO1,當時初步得出的感想是:
「好強啊…這就是T0套牌的實力……嗎?」
「這就是拿modern打standard的餘裕嗎?」
「為什麼當初沒有買100張Stock Up(X」
認識我比較久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本人是一個很不喜歡玩主流套牌的人,我不信什麼八十岡翔太說的鏡像對局裡面也要有55%的勝率這種話。在牌張強度如此高的現在,鏡像對局除非構築上有足夠多的小巧思,不然鏡像對局在我看來就是一個運氣成分偏高,無法掌握的對局。除非是自己本身沒時間準備,不然我基本上不會拿主流套牌出戰。
但看來現在是不得已的時候了,正好我運氣很好的在北京RC後有跟4強的Ji, Zihao交流了一下,也有了Jiao, hongchen備牌小心法,然後也跟沒怎麼玩標準的小徐聊了兩三句,讓我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快的了解伊捷靈技在各個對局的遊戲計畫及一些該注意的事情:
- 備牌不要放超過1張的Disdainful Stroke,太沒效率
- 在備牌有3+的4 drop前提下,21地是必須的,而21地中,基本地的配置一定是6海島3山脈,除了Jiao, hongchen以外,其他全部人的基本地都是放5海島4山脈,這是錯的,因為紅藍邊陲地在沒有其他基本地的前提下也是個紅地,而為什麼不穩定的mana base還是能讓這套牌一直贏,純粹是因為太多人玩以及其他牌太強
- 迅矛僧一定要4張,這張牌是在對到全知全能時最重要的一張牌,他能讓你面對回手的時候不虧牌(換成水獺天賦的token被回手就很虧),並且能讓你被Temporary Lockdown之後回手lockdown再拼一波爆發,甚至更允許你可以在主回合回手對手的lockdown,使得自己能有足夠資源觸發戒刀的異能
- 打法正確的前提下,這套牌在面對幾乎所有除了自己以外的套牌全部都佔優勢,因此調整的重點就是如何在不失去對其他套牌優勢的前提下,在鏡像對局中佔據優勢
- Witchstalker Frenzy比Broadside Barrage好多了,因為3費打5基本減不了費,但是4打5無論是領先或落後都能減費,在節奏領先的情況下甚至是直接鎖定勝局
- Lithomantic Barrage太重要了
在有了這些進一步認知後,接著有幾個問題困擾著我:
1. 正編放棄了Burst Lightning換成Torch the Tower後在面對其他非鏡像對局的勝率會下降嗎?會的話是會下降多少呢?
2. Slickshot Show-off跟Drake Hatcher在正編的比例,非鏡像對局能容忍一個2點出1/3的生物嗎?比例上的改變會不會使得本來能贏的對局贏不了了?
3. 正編到底需不需要放Spell Pierce?
4. 沒有我覺得特別能接受的備牌計畫,Jiao, hongchen的plan在遇到黑底套牌跟潔斯凱控制時我沒覺得特別有優勢
第一個問題我沒辦法用大量練習去驗證,但看了MO的結果後我決定還是正編Torch the Tower,畢竟看到Drake Hatcher壓力太大了。
第二個問題,因為黑底其實缺乏神器解,所以其實整個對局的重點不在於放的是Slickshot Show-off或Drake Hatcher,而是有沒有戒刀,實際上正編沒放Slickshot Show-off影響的是後手打全知全能的勝率,但在我看來這就是先後手的對局,因此正編不要放鏡像很爛的Slickshot Show-off,放4張Drake Hatcher才是對的(雖然我8強第一盤被鳥給打死呵呵);另外蠻有趣的是,因為在MTGA上面遇到cftsoc 2、3次,這個小可愛在MO challenge之前就用4張Drake Hatcher的伊捷打我了,因此我也決定相信他。
第三個問題是我想了一段時間得出的結論,這張牌在我看來只有後手打同型的前2、3回合、以及打全知有點用,剩下很多時候抽到就是很爛,與其為了那一點點小驚喜而放棄整體套牌的穩定性,我是不願意接受的。
而正好在這期間看到Yuta Takahashi的X,他的備牌放了Enduring Curiosity以及我之前正好用過的Get Out,我腦袋冒出了一個想法:
「為什麼不重新弄一個新的備牌計畫?」
於是乎在正編跟MO challenge幾乎一模一樣(除了基本地的配置),以及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備牌就這樣出現了,第四個問題在交牌表的前一天晚上,MTGA上面秘稀BO3六連勝之後也解決了。
寫到這邊突然想起來當初還有一個讓我願意花最多時間投入伊捷靈技的原因,就是我看了一堆不喜歡打快攻的厲害的國外玩家都選擇了這套牌,既然他們花那麼多時間都選擇了這套牌,那我看來也沒什麼拒絕的理由。
比賽過程
真的要說的話沒什麼那麼特別的,有興趣的歡迎移步至FB鳥不喇基看流水帳戰報。
備牌計畫
鳥不喇基也有,不過還是放一下。
賽後檢討
可能有人看到這邊覺得,都拿冠軍了還要檢討什麼?但對我個人而言,我最害怕的不是輸,而是在對局過後沒有進步的自己。
對局本身的勝負中。究竟是運氣的比重較大還是非運氣因素的佔比較大,我反而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事。
這次我覺得做的比較不好的地方是,缺乏實體的練習,但一方面也由於現實因素,實在是沒那麼多時間去卡店;再來是沒有每套牌都玩過至少一次,比如Abzan Pixie跟交牌表前兩三天冒出來的純紅,又或者是藍白控制,前兩套除了我實體和線上都沒牌,也實在是沒辦法再挪出時間給這兩套牌了,所以最後只能作罷。不過雖然完全沒練過,但我知道我對這個標準的結論就是不要打三色tempo套牌,以及純紅打不過一些其他我覺得賽場上會碰到的非主流套牌。
缺乏實體練習的影響其實蠻大的,我在比賽當天好幾次都要慢慢算才能確定已經可以斬殺,甚至8強的第三盤、冠亞的第二盤我都讓自己錯斬(雖然都是大優勢但真的打的很爛),除此之外體力的下降也是一個因素,看來是時候少去卡店多去健身房被教練電了。
結語
到這邊你會發現,如果沒有認識其他地方玩家的話,其實我沒辦法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對伊捷靈技有這麼高的理解,而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在PT時認識的。
看到這裡你可能就會想說,那我不認識這些人,沒有這些資源,不就沒辦法去PT打比賽?沒辦法去PT打比賽不就沒辦法認識這些人,那我不就沒辦法變強???
沒關係!除了PT以外我們還有去其他地方比賽的機會,除了6月底的千葉Spotlight以外,11月將在上海舉行的睿卡杯也是你絕佳的選擇!
去上海比賽的好處有什麼?
1. 可能會令Zhi, Yimin印象深刻,使得你之後比賽前有機會問他一些小問題
2. 可能可以多認識一些MO上很常出成績的玩家,又或者是遇到PT4強和8強……等
3. 可以去看自由鋼彈
4. 最重要的,可以跟小蘇一起去吃羊肉串!
感謝收看。
- Title: 菜鳥的MIT#9回顧
- Author: 菜鳥
- Created at : 2025-10-06 11:31:44
- Updated at : 2025-10-06 11:37:32
- Link: https://guildmagesforum.tw/MIT-9-Review-Samuel/
-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