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新手認識MTG的一點個人心得

帶領新手認識MTG的一點個人心得

Jru

Before We Start

一個遊戲想要長久運營下去,新血的加入是必不可少的,然而MTG經過30年的積累,其內容之龐大絕非一個新人隨手上網查查資料就能搞懂的,必然要有個領路人帶領這位寶貴的新血認識何為MTG,而這領路人的領路方向,也極大程度的決定了這位新人將會獲得怎樣的遊戲體驗,能否在這MTG圈內生根發芽、抑或胎死腹中。

筆者就近年帶領新人的經歷,分享點個人心得。

新手


該選甚麼賽制?

限制賽

首先輪抽在我看來是毫無疑問不適合推薦給新手的,輪抽的技術門檻甚至比入構築賽制還要高,需要對牌池、規則、對局模擬都有一定程度理解才算有最低限度的入場券,讓一個幾乎全新的新手加入輪抽,在扣牌環節時這位新手多半會處於「我是誰?我在哪?哪張牌有用?」的狀態下,而新手毫無章法的扣牌導致的信號錯亂可能也會讓其他老手的遊戲體驗變差。

至於現開賽,在售現一類比較無競爭壓力的休閒環境下確實不錯,但現開賽的單次報名成本實在太高了,除非有聯盟賽這類配套措施延長套牌生命週期,否則很難預期新手能透過現開賽累積足夠經驗,另外現開賽在售現以外的場合能否成功開賽通常也是個問題,因此我的答案還是導向構築賽制。

構築賽

玩遊戲的第一條件就是要有人可以一起玩,在現實環境下如果該新手所處環境就只有一種賽制的玩家,那自然是沒得選⋯⋯但假如把條件放寬,在各賽制皆可找到玩家,抑或者從零開始打造一個玩家圈時,我的答案依舊是「標準」賽制,想必有讀者看到這段是千百個不認同,但既然都點開這篇文章了,就姑且看我是如何分析利弊,以及對於弊端是如何處理的吧。

選擇標準的利弊

首先來看看選擇標準的優點有哪些 :

優點

  • 相對較小的牌池
    標準牌池相對較小,有利於新手盡早理解遊戲環境。
  • 較慢的對局節奏
    標準相對於其他賽制平均節奏較慢,從構築到操作上的創意發想都較有實踐的餘裕,同時新手容易理解的決策點較多,在鍛鍊操作的成長台階上有著比較適當的步伐。
  • 訓練最為扎實的基礎功
    標準終究是操作邏輯最簡單清晰的賽制,若是連標準的對局都無法理解,去到其他賽制通常只會打出更慘澹的操作。
  • 較為便宜的牌組造價(學習成本)
    開始查啟示天災希歐蕊價格的請先等等,我知道這點乍聽之下似乎不合現況,這個有趣的話題會在後段完整展開。
  • MTGA的輔助
    目前MTGA唯一可以完整再現的實卡賽制正是標準賽制,雖然MTGA有許多遭人詬病之處,但就規則學習階段而言MTGA確實是個不錯的輔助工具。

然而許多時候讓一個老手拒絕推薦新手接觸標準的,不是優點的缺乏,而是缺點的難以接受,如何克服這些缺點也是這篇文章希望能傳達的核心思想。我的解法會在後段文章中統一講解,先來讓我們看看目前對於缺點的論述有哪些吧~

缺點

  • 高頻率的環境更迭
    這點實際上很難說是利是弊,較為動態的環境變化有的人覺得有趣,也有的人覺得追起來太耗心力。不過環境變化這點對於新手而言我認為不用太擔心,因為對新手而言對遊戲理解的更迭幅度絕對遠大於環境變化。
  • 牌會退環境
    就… 字面意思,應該不用解釋吧?
    退環境必然會發生,不過目前老威決定把標準賽季延長為三年,影響跟過去的標準賽相比也會更小。
  • Meta牌表上許多超高價單卡
    這點看似與前面的優點互相矛盾,但實則是不衝突且有解的。
  • 相對頻繁的禁卡表變更
    這大概對於推標準賽制最大的阻力了,然而也並非完全沒有應對措施的。

該提供給新手的是甚麼?

推薦新手標準並非要把新手鎖死在標準內,從此將其他賽制視為洪水猛獸,而是將標準作為一個探索MTG世界的工具。

老手們對MTG各個都有自己的見解,但這些見解不見得適合直接複製到他人身上,許多老手們習以為常的操作知識對新手也是未知的領域,新手們需要一個多方嘗試,探索自己所愛遊戲模式的時期,僅僅是提供一套Meta最上位的牌表讓他照著抄是無法做到這點的。

當然,對戰的目的還是想獲勝,沒有人喜歡輸,提供Meta牌表的老手多半也是這層心思,然而這些牌表決大多數情況下,無論是造價或是操作對新手都是非常不親切的,昂貴的造價也意味著過重的學習成本,喪失了多方嘗試的機會,過高的操作難度只是給新手立了道無法跨過的坎,假如花大錢收的卡不久後被禁了,那更是可能從此退坑。

我的答案是 :

要新手自己憑空組出一副標準,要嘛組不出來要嘛慘不忍睹,總歸是需要一個範例牌表的,但Meta上的牌表不管造價或操作難度上,經常不適用於新手,因此當新手問我該怎麼組牌時,我總是客製化一副符合新手期望的牌表給他。這是我愛用的問卷 :

問卷範例

新手多半是連自己想玩甚麼都不知道的,顏色輪的特性可能只有模糊印象,也不清楚環境內有甚麼主題或單卡好玩的,而這份問卷可以協助初步釐清這位新手期望的遊戲模式是怎樣的。當然,這份問卷不會是我做套牌推薦的全部依據,僅僅是個幫助我了解這位新手的切入點而已,後續還會根據前面的回答不斷的細化推薦選項,直到找到這位新手所中意的遊戲模式為止。

此時要注意的是,幫新手構築牌組時,有幾項一般構築時不會過度強調的重點:

  • 控制造價
    這是風險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環,造價等於學習成本,若是這個成本過高,組出來的牌組卻不合新手的意,或者吃到了禁卡表,這位新手可能僅此一次衝擊就對MTG心灰意冷了。反之如果能盡可能壓低造價,即使這副牌最後真的不合新手預期,可能也就吃個牛排看個電影的成本,相對不會這麼難以釋懷。不過控制造價不代表就罔顧強度,套牌沒點實力多半玩起來也不會開心,幸運的是現在的標準完全不乏便宜的強力單卡,許多主流牌型其實也存在經濟版的構築方案,這部分就是考驗老手構築技術的時刻了。以筆者的實操經歷來看,組出正編30美以內的實戰套牌通常不是問題。

  • 注意套牌複雜度
    這是另一個給新手構築時時常被忽略的點,新手幾乎沒有任何操作經驗,決策點過於困難的套牌新手是無法駕馭的,即使性價比再怎麼優秀,新手操控不來也是白搭,所以我在替新手構築套牌時,會挑選操作較為直觀的組法,有時也會為了顧及複雜度適當犧牲部分強度。

  • 盡量選擇拓展空間大,操作光譜不極端的套牌
    一般在選擇套牌分類時,我會盡量避免選擇主題過於封閉的套牌,我的期望是這副套牌還有充足的進化空間,原因下述,同時封閉主題的用料通常也意味著選項較少,變相難壓低成本。
    而選擇操作光譜不極端的套牌,大致就是我會盡量選擇以中速為基底的套牌,不選控制或節奏相信很好理解,要新手操作這類套牌基本就是在坑他,那為何操作簡單收益高的快攻我不列為優先考慮選項呢? 主要還是我希望新手有多些多方嘗試的機會,在我所見所聞的經歷中,一入坑就鎖定在快攻上的新手確實起步時還算順暢,但累積一段時間後卻容易在構築或操作思維上產生僵化,之後對於其他類型套牌轉型困難的情境比較顯著,所以我會希望新手先多方體驗一段時間,找出確實適合自己的風格。

  • 讓新手知曉升級方向
    從上面幾點可以隱約看出一項資訊,這副套牌很有可能是某種半成品套牌,這個理解是正確的。或許是為了省錢,或許是為了不要太複雜,我通常給新手的初始牌表不會是完全體狀態,這麼做有幾重目的 :
    1 藉由控制預算確保選擇彈性,新手對這套不滿意可以及時止損。
    2 階段性的收料可以降低一次性構築門檻,這門檻在新人身上效應特別顯著。
    3 給予幾種改良建議,新人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完善這套牌,這個過程本身可以培養對套牌乃至對遊戲的感情。選擇拓展空間大的套牌也是為了此目的。

再讓我們回頭看看前面所提的標準缺點,透過這樣的構築理念是如何應對的? 其實總結就是兩個詞 : 便宜 & 彈性
套牌的構築成本低,無論是不喜歡、退標準、被禁了,損失都相對可承擔,同時套牌的用料選擇彈性高,不太會發生哪張牌出了標準整套牌就癱瘓的情況。

另外這些幫新手用特殊限制構築的過程,也是種對自我構築能力的鍛鍊,時不時也會在其中找到全新的構築靈感。

結語

最後再補充個個人使用的配套措施,這招基本純屬燃燒自我,各位讀者當個故事看看就好。

我在和新手反覆磨合並組出一套牌表以後,其中大半便宜的實用料(如直刺咽喉等)我會自掏腰包從我的卡條庫存中抽出送給新手,這些卡零零總總論造價論張數大概都能佔一半左右,新手已經完成一半後也會更有動力去找店家收齊剩餘用料。

整個過程中只看金錢支出的話我毫無疑問是虧損的(雖然卡條庫存過剩下可能也不算實質影響),但我希望我所處的本地環境能有個更健全的牌友互動空間,我也心甘情願為此付出。店家通常見你願意這般付出也不會虧待你,實則會形成一個雙贏的局面。

一個遊戲要長久運營下去,新血的加入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我的方法僅是一個供參考的故事,不同的社群下有不同的方法,我的方法也有地域的侷限性,但希望看過此文的讀者們,以後在面對新手時能多一點耐心,逐步引導新手們踏入這個美妙而精深的MTG世界。

  • Title: 帶領新手認識MTG的一點個人心得
  • Author: Jru
  • Created at : 2023-10-05 14:15:24
  • Updated at : 2024-05-13 20:52:41
  • Link: https://guildmagesforum.tw/New-Players-Guide/
  •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Comments